
十五載社區工作經歷,她將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社區基層組織建設中,幫助居民群眾解決大大小小的問題,定期跟蹤服務。五千多個日日夜夜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是張秀麗同志的生活日記,也是一本服務基層的群眾日記。她憑著對黨的事業的忠誠和黨務工作的無限熱愛,恪盡職守,務實肯干,無私奉獻,2019年榮譽呼倫貝爾市優秀黨務工作者稱呼,2021年榮獲內蒙古自治區退役軍人服務站優秀站長稱號。
把“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上
張秀麗帶領社區“兩委”嚴格按照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要求,以推進1+4黨建工作方法為抓手,統籌社區發展。緊緊圍繞“打造溫馨家園、創建和諧社區”的奮斗目標,以服務群眾為重點,構建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提高社區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有力推進社區各項工作的發展。
近年來,社區攜手共建單位開展了“共享悅讀,我與書的故事”“七一紅色之旅”“攜手共駐迎端午、共建和諧社區,包粽子比賽”等大型活動;與社區志愿者組建了八支志愿者服務隊,服務社區群眾同時,帶動轄區居民共同參與到社區志愿服務當中。攜手文化隊伍搭建居民休閑娛樂、文化交流、學習教育的平臺,不斷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受到了居民群眾的擁護和稱贊,有效地推動了社區文化活動的開展。同時針對文明社區轄區內軍轉黨員較多的特點她組織成立了文明社區第五黨支部(老兵支部),并召開“老兵支部”座談會,和組織了“老兵支部”棋類比賽,成立了社區“老兵之家”為轄區內的退役軍人搭建一個共建服務平臺,充分調動轄區復轉軍人、軍人黨員的積極性,形成轄區軍民共建促和諧的新風貌。
行走“網格”,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在她的帶領下,文明社區以各小區區域為基礎,劃分為三個網格黨支部,實行片區化全覆蓋。全域推行網格化管理,即把支部建立在網格上,通過要素進網,形成黨建、綜治和社區服務等“多網合一”的模式,把轄區各類組織和各支力量全部納入網格進行管理。
張秀麗深知,她的一舉一動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身邊同志的工作熱情。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平時的工作中,她時刻牢記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無聞作為自我的準則,始終嚴謹、細致、扎實、求實、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她管轄小區位于城市西郊,老舊小區、無物業小區較多,出現的問題較多,每一個小區她都認真得走,仔細地看,把小區存在的問題都印在了自己大腦中。她認真做好小區業主委員會組建工作,并主動和物業公司取得聯系,為轄區內5個小區爭取到物業入駐。同時為滿足轄區居民需求,幫助群眾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結合工作實際,緊扣為民主題,開展“六項服務”進社區活動,進一步發揮黨員作用,拓寬服務渠道,全面提升社區服務功能。
守一座城,護衛群眾生命安全
自滿洲里防控戰“疫”打響,身為黨員的張秀麗更是以身作則沖在第一線,入戶排查、測量體溫、登記信息、值守小區、后勤保障、全員核酸檢測,她化身成沒有超能力的“女超人”,在社區承擔疫情防控的各個角落留下了執著又美麗的倩影。
幾次的疫情下來,她始終走在前頭、干在前頭,不曾在困難面前退縮,全心全意打理著“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每天早上五點鐘準時起床開始全天的工作,因為社區到轄區的距離較遠,她會接送工作人員到崗。接下來配送物資,各檢測點查看情況,交待注意事項,接聽居民打來的咨詢電話,幾個小時的工作下來,嗓子早已喊啞了。檢測點缺人她就隨時隨地補上去,需要入戶對重點人員采樣,她一定會第一時間站出來帶著醫務人員入戶采樣。
每天核酸檢測采樣點的工作剛一結束,她就開始了給居民打電話發微信安排第二天的核酸檢測工作,統計核實居家觀察人員,為封控小區的居民送生活物資,清理生活垃圾,做心理疏導。在她的帶領下,社區的一班“女兵”克服天氣寒冷、工作強度大、體力透支的困難,沒有一個人掉隊。她知道她必須以頑強、抖擻的狀態帶領大家,牢牢堅守在社區疫情防控第一線,為所有居民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作為一名基層的黨務工作者,張秀麗打點著嶄新的每一天,抹亮著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豐功偉績,只有愛心、熱心和執著的追求,甘于奉獻的精神。她,用赤誠的心澆鑄著一種信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滿洲里市委組織部 郭珮茹)
[責任編輯:李曉艷 校對:李佳益]